国际商报见习记者 栾雨石弘利配资
6月28日发布的《中国能源生态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清洁能源投资规模达到6250亿美元,占全球比重的1/3。光伏、风电装机容量连续10年位居全球首位,十年间,中国对全球非化石能源消费增量贡献率超过45%。
近期,国外主流媒体报道频频聚焦中国绿色能源产品出口的强劲增长态势。风力发电机组、光伏组件等产品源源不断地驶向全球市场,为各国能源供应注入“绿色动能”。这一现象背后,映射出中国在全球能源转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彰显中国积极响应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号召、践行联合国减排行动的坚定决心。
节能减排弘利配资
踏出坚实有力步伐
中国始终是节能减排领域的坚定行动派、重要贡献者。2024年5月,国务院印发《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计划通过提升各领域效率,减少重要行业二氧化碳排放量,并设定提高能源效率的目标。方案精心部署了化石能源消费减量替代、非化石能源消费提升等10方面行动、27项任务,全力推动大型可再生能源基地建设与海上风电开发,预计到2025年年底,全国非化石能源发电量占比将攀升至39%左右。
经过多年深耕,中国能源转型成果丰硕。据报道,中国在全球绿色能源领域发展水平达到新高度,新能源技术和装备制造水平全球领先弘利配资,建成世界最大清洁电力供应体系,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和光伏产品在国际市场竞争力强大。
政企协同发力,驱动中国清洁能源技术加速突破。近年来,以新能源、电动车为代表的绿色产业增长已经贡献了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量的50%。根据2024年中国专利调查报告,中国近五成企业已经开展或计划开展绿色技术创新,其中,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企业已经开展绿色技术创新的比例达到30.9%。中国在全球绿色技术领域专利数量全球领先,不仅推动中国能源结构转变,还有望助力中国提前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目标。
搭建桥梁
推动全球绿色发展
作为负责任、有担当的大国,中国新能源转型立足自身发展的同时,注重赋能全球绿色转型进程。2024年发布的《中国的能源转型》白皮书显示,十年来,中国向全球提供优质清洁能源产品和服务,加大科技创新力度,促进全球风电、光伏成本大幅下降;与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绿色能源项目合作,2023年出口风电光伏产品助力其他国家减排二氧化碳约8.1亿吨。
在全球能源绿色转型中,中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国际能源署指出,中国是全球可再生能源领域的领跑者,也是全球可再生能源快速大规模增长的主要驱动力。英国《卫报》文章表示,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清洁能源技术供应国和安装国,其清洁能源技术深刻改变了全球南方国家的经济格局。巴西《论坛》杂志则撰文盛赞中巴共建的大型输电项目,称其“不仅是工程项目,更是连接巴西东北部和中西部地区的清洁能源桥梁,将创造就业机会、促进经济发展,并巩固巴中伙伴关系,迈向更可持续的未来”。
中国始终以开放共赢之姿,助力拓展清洁能源国际合作版图。通过打造一流的营商环境,放宽能源领域外商投资准入等务实举措,中国成功吸引通用电气、西门子等跨国公司加大在华能源投资力度,法国电力集团海上风电项目、上海特斯拉电动汽车制造项目等一系列重大项目纷纷落地,奏响清洁能源国际合作的和谐乐章。中国正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弘利配资,将自身绿色发展成果转化为全球合作动能,携手各国在能源绿色发展的道路上阔步前行,共同奔赴更加美好的绿色未来。
嘉多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